【新时代·新玉树·新生活】教育:新玉树腾飞的希望
一个孩子能改变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能影响更多家庭的改变……十年,重建让玉树获得新生,十年,教育放飞新玉树的希望。
如今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
2010年4月14日,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地震撕裂了家园,摧毁了学校,给玉树教育事业带来了沉重打击。
感恩之心求学之路
十年前的那个四月,山崩地裂,家园倾覆。正读高一的公保多杰回忆,那天,他刚好阑尾手术后康复,迎着高原冷峭的春风,重新踏进了暂别的校园。正与同学寒暄之时,突然地面摇晃,课桌倾倒,出于恐惧,大家纷纷往操场跑去,所幸的是他所在的学校受灾较轻。跑到操场的他,和其他同学一样还未从刚才的恐慌中缓过来,更没有意识到刚才的地震给玉树带来了多大的灾难。
后来,附近的家长赶到学校寻找自己的孩子,哭喊声此起彼伏。走出学校,外面满目疮痍。县城的舅舅不幸遇难,房屋成为一片废墟……
2010年6月,玉树州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在玉树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兄弟省、市和学校的关心支持下,玉树州将重灾区的初中以上学生紧急转移到了异地就读。
公保多杰成为了首批前往都江堰八一聚源中学异地复课的学生。地震前的公保多杰成绩不佳。震后来到都江堰异地复课的两年时光里,满怀感恩之心的他,借此机会,努力学习,成绩日渐优异。期间,他还带领班级同学共同向校园期刊《麦穗》投稿,《麦穗》专门推出一期特刊,表达抒发出玉树学子的求学经历,还有他们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其中更对的是学子们对祖国的感恩之情。
公保多杰诵读《麦穗》中发表的文章
每一次灾难都是成长的洗礼。提起自己在都江堰两年时间的学习、生活,公保多杰除了感慨那段岁月的艰苦,说的更多的就是感谢帮助过自己、帮助过玉树的所有人。高中毕业后回到了青海,考入了青海师范大学。在大学的志愿活动中,经常有他忙碌的身影,不忘初心,不忘回报,每逢寒暑假他都会在玉树对本地的孩子进行免费语言培训教学,他说,那时,是他最踏实、最幸福的时光。
多媒体课堂
学有所成建设新玉树
随着玉树州重建,玉树州各方面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教育方面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保障力度、深化改革力度,玉树教育厚积薄发、破土重生,成为了全省民族教育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如今的公保多杰,已经成为母校玉树州民族中学的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他时常会向学生讲起这一段段难忘的经历。他作为时代的见证者,看着家乡的教育事业发生着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变化。谈及如今的新玉树,他的眼里闪烁着光芒,嗪着泪花。“佩服我们伟大的祖国,玉树已经建成跨越20年甚至30年的新城市。”
本着以人为本、为民办学的教育理念,玉树对所有高中学生进行“两免一补”教育惠民政策,从2015年起累计支出政府补助资金超过1.57亿元,同时将异地办学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从2017年起连续三年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高中生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累计补助1414万元。为使玉树学生享受到低收费高质量教育,力争完全实现贫困子女异地就读全免费,走在了全国教育精准扶贫的前列。
新时代开启,新玉树重建,新生活重启。如今,像公保多杰一样,已有千千万万的玉树人学有所成,带着知识和力量,回归家乡,建设新玉树。
十年磨一剑,涅磐重生后的玉树,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带着责任与牵挂,恐惧和悲痛已经成为过去。
灾难面前人类显得渺小脆弱,但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玉树儿女亦是如此。如今的玉树,在春风中充满活力,透着玉树儿女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儿,蓬勃发展。如今的校园,学子们纯真的脸上,写满认真、执著,充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