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建下4万亿都市圈来了! 这次凭什么是东莞?

2020-06-30 09:19   来源: 中国财讯新闻网

  创新基建战略背景下,以广深为龙头,两个4万亿级的超级都市圈正在浮出水面。6月5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提出,推动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这是近期广东省公开文件中首次透露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的具体范围。深圳都市圈概述图就在官方消息发布之前,东莞已经出现“征兆”,其中反应最激烈的当属东莞楼市。据东莞中原战略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5月东莞住宅网签成交上涨,约52万㎡,环比上涨18%,同比上涨13%,成交量三连涨,同时创下近4年同期新高记录。楼市侧面反映出,东莞的综合投资价值已超出自身现有发展水平,资本在疫情的特殊阶段还扎堆涌向东莞,原因只有一个,其经济极有可能实现再度大爆发。二手房冰山指数涨幅排名天生优越 基础扎实在大湾区和“大深圳都市圈”的加持下,东莞绝佳的地理位置优势再次突显,北连广州增城黄埔,南接深圳,凤岗更是直插深圳腹地,利于汇集各方资源,为城镇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从1978年香港太平手袋在这里开设第一家加工厂开始,东莞不断接受来自港澳台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台湾接单、东莞生产、香港出货”的配套加工业创造了所谓的“东莞奇迹”。东莞太平手袋厂旧照作为国际制造中心,东莞仍然是中国外贸制造业的“晴雨表”,在2019年上半年,东莞对广东的外贸增长贡献率高达96.4%,100元的外贸收入,就有96.4元来自东莞,足见东莞在制造业上的强势。曾经的辉煌 如今的挑战然而,早期大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引进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产业上过多依赖外贸出口,产业升级遇到瓶颈,镇街经济模式导致各镇独自埋头苦干出现割裂,让这个城市的未来陷入迷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东莞制造业,2020年疫情又让东莞掀起了外贸制造业举步维艰,泛达玩具、佳禾电子、精度表业都相继缩减或停止用工,“世界工厂”的东莞面临严峻考验,经济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创新成东莞再度爆发的关键2018年,《人民日报》21版图文并茂刊发专题报道《世界工厂”发力科技创新 东莞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向全国人民展示东莞已经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吹响前进的号角。在功能定位上,东莞将打造成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高端制造业集聚中心和国际经贸合作战略支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增长极和支撑点。在产业定位上,要瞄准移动终端、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产业链,以及工业设计、融资创投、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以行业龙头项目和世界500强项目为突破口,通过以点带面,推动产业链高端环节和关键环节的精准突破,抢占全球高端制造产业制高点。东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追求发展动力 汇聚创新资源为补充科技创新动力,加快引导创新资源在莞集聚,东莞聚焦广深高速创新带“1+1+11”示范建设,建立科技创新走廊创新项目库,支持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布局落地。除此之外,东莞为提升城市创新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着手举办各类创新相关的大型赛事活动,帮助企业深入挖掘具体技术创新需求、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据悉,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2020广东创新挑战赛即将于7月2日在东莞松山湖启动。东莞市委书记曾透露,东莞经济转型已至量变到质变关口。从创新驱动发展、制造业转型、加工贸易转型、提高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等四个维度衡量,东莞经济在转型上成功地迈出坚实的步伐,这才让更多人有理由相信它会乘上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这场东风,成为“大深圳都市圈”中经济发展势头最猛的城市。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重视产业科技创新 更应重视生态化发展其实不仅仅是东莞,任何一个城市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都离不开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然而,在研究区域科技创新的课题上,我们更应重视科技创新生态的整体发展。区域的产业创新从来都不是由某个创新要素驱动的,它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包含政府、企业、高校人才、科研院所、金融资本、科技服务机构等各个创新要素,区域要想实现创新动力永盛不竭,必须要让生态内的创新要素高效地互通流转,共同进化。区域创新支撑系统中国创新基建领军企业、科技创新产业生态运营商博士科技认为,在创新基建的战略背景下,每个城市单元都亟待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大数据平台(如区域创新支撑系统),把域内创新生态数字化、显性化,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创新要素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数智化运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生态进化,以赋能产业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在线发稿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