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鼓励日企撤离中国真相
日本政府出于分散风险考虑,出资鼓励企业将供应链多元化,但日本在华企业不会因补助政策而大规模撤出。未来将有两点变化:第一,中低端投资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会加速;第二,过去为规避风险,大部分国际制造巨头会在同一个国家找两家供应商,疫情之后,他们会为同一种产品在两个国家分别设定供应商
日美政府先后鼓励本国企业撤出中国,并为此支付费用。这是最近一周国内媒体热炒的的新闻,该新闻在激起又一轮“爱国”情绪的同时,也引发了巨大担忧。《财经》记者深入调研,试图给出真相。
日本政府的完整表述是:对于某一国依存度高的制成品和零部件生产回归日本国内,以及对向东南亚分散生产基地,谋求产地多元化的企业,日本政府将对其中的中小企业提供2/3的(搬迁)补助,大企业提供1/2的(搬迁)补助。
这一表述是安倍政府在4月7日的出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紧急经济对策”中的条文。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在美国时间4月9日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一种可能吸引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的政策是:政府允许企业将搬家成本百分之百费用化,在税前抵扣。
在疫情拖累经济、就业压力攀升的大背景下,日美两大经济体同时出现将企业撤出中国的声音,一时间在国内引起巨大关注。不过美方仅仅是库德洛个人发表观点,而日方则是在政府应对疫情的经济文件中出现了详细的补助政策,日企撤出中国的威胁似乎更加现实。
综合《财经》记者采访的日本企业、专家、智库的观点来看,日本企业是否撤出中国,并不会因为近日出台了补助政策而有明显变化,多家代表性的日本制造企业表态将继续在华加大投资。补助政策的目的在于刺激经济,帮助企业维持活力,分散供应链风险,而非撤出中国。该政策没有强制力,是否搬迁中国的工厂,取决于企业自身决策。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企业海外布局就有所谓“中国+1”的战略考虑,即在中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构建生产制造能力,避免过分依赖中国。
根据日本政府出资设立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对日本企业的调查,过去五年考虑缩小或转移在华业务的日企比例一直稳定在不足10%,且占比逐年小幅减小。疫情暴发后的最新调查,上述数据未有明显变化。在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的双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大量在华日企目前持观望和维持态度。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川渕英雄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总结道,这一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促进日本企业搬迁,而是考虑经济不景气,企业原本计划的投资行为可能受影响,是政府提出措施帮助企业维持投资,它和中国政府的“新经济·新基建”相关经济刺激政策类似。日企不会大规模撤出,但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及为了国民安定生活和企业稳定生产,可能日企继续对外投资会受影响。
川渕英雄解释称,中国媒体认为日本企业会利用新政策将企业搬回日本或其他国家,“搬迁”的形容是不合适的,文件中并未如此表述,只是说要分散风险。川渕英雄认为,应该也不会有日本企业因为有了新政策才考虑搬迁,但如果有企业的供应链因为受疫情影响大,自身有分散风险的考虑时,可以利用这一政策。
在4月16日中国商务部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回应有关日美企业撤出中国的提问时表示,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是各国企业多年来共同努力、共同选择的结果,是各经济体要素成本、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哪个人、哪个国家能够随意改变的。
高峰还介绍,据有关调查,中国华南地区98%的日资企业已恢复生产,开工率达到100%的企业占41.4%,开工率为80%至100%的企业占42.3%。其他地区日企复工也取得积极进展。已有很多日企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进一步开展对华投资的意愿。
日本政府首次强调供应链风险
日方文件中备受关注的制造业搬迁政策,仅仅是安倍政府在4月7出台的全文 47页紧急经济政策中的一小章节,相关内容出自第二章第四部分“构筑强韧经济结构”的“供应链改革”一节中。
该紧急经济对策分为两章,第一章为“认识经济现状及政策出台原因”,第二章为“具体措施”。除了供应链改革,这份紧急经济对策的内容还包括,为防止新冠肺炎感染扩大,提高医疗供给体制,加速治疗药物和疫苗开发,给中小企业和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支援,为观光、运输、饮食、赛事活动、娱乐活动等提供支持,活跃地区经济,支持企业海外事业顺利进展、支持农林水产食品出口并强化此类产品的国内供给,以及加速在线化、数字化改革等。
在“供应链改革”一节中,该“对策”提及,因新冠肺炎感染扩大,口罩等卫生用品的供应链的脆弱性已经体现出来,将通过一年以上的时间,支援生产向日本国内回归及生产多元化,构筑坚固的供应链体系。
具体来讲,对某一国家依赖度高的制成品和零部件的生产回归日本,日本政府为其中的中小企业提供的搬迁补助率是2/3,大企业补助率为1/2。针对生产口罩、酒精消毒液、防护服、人工呼吸机、人工肺等关系到国民健康生活的公司,为这些公司生产转回日本国内的补助率为:中小企业3/4,大企业2/3。
在海外依赖度高的医药品原药等生产转回日本国内,补助率是1/2。对某一国家依赖度高的制成品和原材料零部件生产方面,会向东南亚分散生产点,谋求生产地多元化,并为此类中小企业提供2/3的补助,为大企业提供1/2的补助。
该“对策”还提到,因为存在零部件对某一个国家依赖度高的情况,要寻求替代这类零部件、降低这类零部件使用量的方法,通过数据合作,再造一种迅速、柔性的供应链,投资开发强韧的供应链,确保和储备稀有金属。
4月7日出台的对策,也是日本政府为应对新冠疫情的第3轮紧急经济对策,2月13日和3月10日,日本政府已经先后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紧急对策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策本部决定。
这份日本史上最大规模经济对策涉及资金108.2万亿日元,财政支出为39.5万亿日元,其中27万亿日元将出自国家和地方财政,12.5万亿日元通过发行国债融资。在供应链转移方面,为支持供应链回归日本国内、谋求供应链多元化,日本政府将为供应链改革投入2435亿日元,并写入2020年修正预算案中,其中支持生产回归日本的投入是2200亿日元,支持生产分散到其他国家的是235亿日元。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在3月5日的未来投资会议上表态,因为担心从中国等国家出口到日本的制品供给减少,对供应链产生影响,考虑让那些对一个国家的依存度过高的制品、附加价值比较高的制品的生产据点回归国内,并支持企业将生产据点搬回日本国内。对于附加价值不高的产品,遵循生产地多元化原则,考虑将生产向ASEAN(东盟)国家分散,以此强化供应链。
据NHK等多家日媒报道,有日本内阁官员指出,日本电子产品、电脑、汽车零部件进口依赖中国,且在发达国家中对中国的依赖是最高的。新冠肺炎最先暴发的武汉是中国汽车产业聚集地,因为工厂停工,中国零部件出口暂停,日本汽车生产也被迫按下暂停键。因为新冠肺炎感染扩大,来自中国的口罩、汽车零部件供给滞后,凸显了日本供应链的脆弱。而民间调查显示,担心疫情对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的企业比较多。
野村综合研究所(NRI)提供给《财经》记者的一份发表于4月15日的报告显示,研究所执行经济学家木内登英认为,日本政府发表于4月7日的政策核心在于建立对企业和个人的补助制度,实质上是强化日本的安全网。
日本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关辰一向《财经》记者表示,日本的供应链迁移补贴政策受到了美国影响,日本也开始考虑国家安全保障的问题。此外,日本企业界在金融危机后就提出了“China+One”的战略,对日本制造业来说,虽然还离不开中国,但也要去人工费用更低的东南亚国家投资以提升竞争力,而此次是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供应链迁移。关辰一还表示,政策中明确的领域还包括口罩产能转移,但在中国制造口罩的日本企业不多规模不大,受政策影响更大的是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计划搬迁的在华日企不足10%
疫情之下,尽管日方舆论和政府政策都强调供应链对中国依存度高的风险,但综合多家日企反应和各方专家观点来看,日企对该政策并不积极,此次政策不会导致日企大量撤离,中国自身巨大的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决定了日企不会轻易搬家。
曾在大型日本财团任职十余年的国家电投集团柴茂荣教授对《财经》记者表示,综合来看,近期不太会有产线回迁。因为生产设备折旧的因素,比起回迁,在日本重建产业链更加现实。
川渕英雄对《财经》记者介绍,日本对华投资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比大约是7:3,而全球对华投资中制造业和服务业比例大约是3:7。相比而言,服务业投资变动幅度更大,更容易采取行动,而制造业不容易出现变化。川渕英雄还表示,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帮助制造业维持运转。
关于日本企业考虑分散供应链风险,川渕英雄表示,有汽车厂商由于来自单一国家零部件供应中断,影响了整车组装;还有口罩由于海外进口比例太大,在全球需求猛增的情况下,导致国内出现供应紧张,这类企业可能会考虑做调整。
日产汽车对《财经》记者回应,在新冠疫情暴发阶段,由于中国工厂零部件供应短缺,日产汽车位于日本九州的工厂临时调整了产能。但中国是日产汽车最重要的地区市场,日产汽车对中国汽车市场以及日产汽车在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疫情对供应商的影响还在内部评估,暂不透露更多信息。
日产还介绍,日产广州、郑州、大连、襄阳和十堰的所有事业部及下属工厂2020年2月17日后陆续复工,日产汽车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武汉总部也于3月30日复工。截至3月底,除湖北省少数城市及武汉之外,日产、启辰, 英菲尼迪及东风品牌的全国90%以上的经销商和供应商都已复工。
日本最大车企丰田回复《财经》记者,公司战略没有变化。公开信息显示,丰田依然在加大对华投资,4月2日,丰田与比亚迪各出资50%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计划5月内正式开业,未来将开发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纯电动车。此外,广汽集团在2019年年报中披露,广汽丰田新投资项目——广汽丰田新能源车扩产项目(一期、二期)计划投资金额113.3亿元,预计投产时间为2022年。
三菱重工中国公司回应《财经》记者称,目前没有接到供应链迁移的任何通知需要进行,公司运行没有变化,没有因为日本政府最近的政策受到影响。
马自达中国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不太了解相关救助计划,现阶段不便回应。该人士表示,马自达和国内伙伴保持着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对中国经济发展非常有信心,今后也会持续保持友好的合作方式。现在不同车型的国产化比例不太一样,平均可达到80%以上。
松下回应《财经》记者称,松下了解到日本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目前不予置评。松下同时表示,中国是松下集团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2019年4月成立了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会继续加强中国事业的发展;产业链是否调整,将根据今后的实际情况研讨。2019年4月成立的中国东北亚公司,是松下集团首次在日本以外成立实业公司,该公司拥有85家法人公司,约6万名员工。
一位熟悉日本工程机械行业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政策对企业实际意义不大,日本本土市场不大,海外发展为主的方向不会改变。如果生产迁出中国,如今中国企业制造能力已经不相上下,相当于把市场拱手让给中国企业、放弃中国市场,得不偿失。该人士还表示,日本生产布局原则是贴近市场,比如中国、欧洲市场足够大,就在当地生产。
一家日本家电制造企业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决策层目前没有任何有关该补助政策的应对信息,反而由于中国疫情防控情况较好,已经在传递“尽快动起来”的信号,号召企业应对市场的恢复。
华东地区日商俱乐部在4月1日至6日针对华东地区的710家日本企业进行了是否会调整供应链的紧急调查,调查对象是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华东省份的日企。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地有生产设施的日企,86%的企业不会做出调整,当地没有生产设施的日企,92%的企业不会做出调整。此外,在中国有工厂的日企,已经回迁的占2%,计划回迁的占7%,二者合计占9%。
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于今年2月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690家接受调查的在华日企中,43.2%的企业将扩大业务,50.6%的企业将维持现状。预计缩小或转移到第三国的分别占比5.4%和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