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婴儿趴睡不幸被闷死”,为啥婴儿不能趴着睡
较真要点:
1对于还不会翻身的孩子,是要禁止趴睡的。即使是已经会翻身的孩子,也尽量要让孩子仰睡,尤其是在六个月内,否则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几率。
2婴儿睡眠周期非常短,大约只有30-50分钟;又缺乏“接觉”能力;所以对小婴儿来讲,“睡渣”常见,小小年纪就睡整觉的才是少数。其实大多数孩子根本不是“睡眠障碍”,而是家长拿自己和孩子比对,发现孩子和想象的不一样,就认定孩子不正常。
3不同宝宝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差别非常大,不仅新生儿,任何月龄都是如此。以0-3个月的宝宝为例,每天睡11-19个小时都是可以接受的,这其中可是相差8小时。所以,“婴儿应该经常睡觉”的观念本就是错误的。
4好的训练是逐渐的,是不以伤害彼此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宝宝能力范围内的。与其说是“训练”,不如说是:跟随孩子的内在特点,适时适当地提供帮助。一旦发现商家宣传“包睡”、“N天速成”、“N步解锁”的睡眠训练方法,几乎就可以断定这是个坑。
查证者:万怡 | 知贝医疗成人内科医生/国际认证泌乳顾问
最近,一组聊天记录截图在社交网络上传播。聊天记录显示,一位妈妈在一个名为“睡眠引导”的群里求助群友:“我宝宝刚刚入睡突然翻身,平时引导她趴睡都不肯的,这个哭声是不是要去帮她翻过来呢?”“我在门口急死了,好怕她闷到呀。”并发了几个视频,视频中,宝宝一直在大哭。
群友有的建议“宝宝想要翻身趴睡了,可以让他自己尝试一下,实在是翻不过去的大哭,你就再帮他翻一下”,有的建议“如果宝宝状态好,可以尽量一次性解锁”。类似的讨论一直持续。聊天记录显示,下午三点零三分,这位妈妈说:“她真的闷到了,要死了,没呼吸了,嘴唇变紫了,怎么办?”
三个月的宝宝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单凭聊天记录,事情的真实性以及相关的起因、经过、最终责任归属,都无法确定。但一个事实是,在育儿市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睡眠引导”“睡眠训练”课程,这背后是家长对于孩子的睡眠焦虑。
这篇文章,我们试图厘清:
1、婴儿要不要趴着睡?
2、把“睡得好”称之为“特长”,是迎合了谁的需求?是婴儿还是成年人?
3、婴儿睡眠究竟是“教会的”,还是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4、改善婴儿睡眠需要过程,可你知道哪些手段指向正确的过程,哪些手段是坑?
一、趴睡——除了窒息,还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无论在哪里看到趴睡的“好处”,家长都应该警醒的知道——趴睡是非常不安全的睡姿。
趴睡给宝宝带来的问题在于:
1、可能引起宝宝的面部被掩埋,导致窒息;
2、会让宝宝吸入刚刚呼出来的废气,导致缺氧;
3、不利于散热,导致宝宝体温异常升高;
4、宝宝的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当睡眠中遇到呼吸问题时,趴睡的婴儿可能无法及时醒来摆脱危险。
因此,在任何权威的婴幼儿睡眠安全指南中,都推荐一岁以内的婴儿仰卧入睡,尤其是当宝宝还不会翻身时。即使已经会翻身,也尽量要让孩子仰睡,尤其是在六个月内,因为在这一时期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发生率最高。
好在,趴睡是最容易纠正的SIDS危险因素。美国儿科学会从1992年推荐仰卧睡姿以来,已经使美国每年的婴儿猝死率降低了50%以上。
二、婴儿睡眠周期非常短,又缺乏“接觉”能力;对小婴儿来讲,“睡渣”常见,小小年纪就睡整觉的才是少数
成年人经常会这样评价正常的睡眠:“昨晚我一沾到枕头就睡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这句话其实不对。
首先,你不是一沾到枕头就会睡着的。想想看,你洗好脸、换好睡衣、躺在床上、放松、玩手机,这些都是你引导自己进入睡眠状态的序曲,很多环节需要你作为成年人才有的能力。
此外,成年人一整夜的睡眠中其实包含了多个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大约2小时。也就是说,理论上每隔2小时左右你可能会遇到一个睡眠周期的结束,但很快又进入了下一个睡眠周期。这种无缝连接两个睡眠周期的能力叫做“接觉”。
但对小宝宝来说这真的很难。
婴儿能力有限,没有太多花样引导自己入睡。此外,他们的睡眠周期非常短,大约只有30-50分钟;在两个睡眠周期之间,又缺乏“接觉”的能力。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对小婴儿来讲,“睡渣”常见,小小年纪就睡整觉的才是少数
而强势地要求孩子改变正常状态,以符合成人的需求,则是更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