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信托业如何突破后资本管理时代?

2020-09-03 10:06   来源: 互联网

长期以来,信托一直被称为"通用许可证",横跨货币、信贷和资本市场。它具有灵活和创新的产品形式,被誉为"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与此同时,近年来,信托业的迅速发展也掩盖了隐患,导致了它长达40年的发展,监管机构一再介入整顿和清理。


特别是在2018年出台新的资本管理条例之后,整个信托业经历了一段过渡期:告别过去的"主导"渠道业务,资金池的长期依赖被取消,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融资目标受到相称的限制,信托功能也被重新定位。


分水岭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China Asset Management Market)报告显示,该市场背后的渠道业务和影子银行模式仍然受到严重压制,因此基金子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的规模仍处于下降周期,分别下降了18%、18%和5%,总共减少了约4.3万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银行的财务管理、保险管理、公开发行、私募股权机构等充分发挥积极管理的优势,积极寻求产品创新,分别增长6%、16%、13%、8%,累计增长7.3万亿元左右。


新规定引发了经济增长和衰退之间的分水岭。


在引入新的资本管理规则之前,信托业的传统盈利模式高度统一,数据显示,在渠道业务狂热的推动下,信托业的规模从2008年的1.22万亿飙升至2017年底的26.25万亿。


2018年4月,新的资本管理条例正式发布。新规定的重点是打破僵化的支付、取消嵌套、取消渠道、限制投资、时间匹配、禁止资本池的运营等等。其中,渠道取消是核心概念,以渠道业务为主的信托业迎来了生死考验。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China Trust Industry Association)统计,2018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降至22.7万亿元,比2017年第四季度末下降了13.50%。截至2019年年底,68家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为21.6万亿元,比2018年底的22.7万亿元下降了4.85%。就利润增长而言,2018年有40多家信托公司出现负净利润增长,其中22家信托公司的净利润下降了20%以上。


产业突破


2019年,强有力的监管思路继续进行,银监会发布了"23号文件",加大了对房地产信托的监管力度,并采访了一些增速过快、交易量大的房地产信托公司。2020年5月8日,银监会发布了"信托公司基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扩大了新"资本管理条例"的总体要求,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实行了比例限制。到目前为止,信托公司的渠道业务、融资业务和非标准债权业务已得到控制和控制。


1599098959347675.jpeg


在近三年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下,信托业务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按功能划分,信托业务主要分为融资信托、投资信托和交易管理信托,一直被视为渠道业务的"同义词",其中交易管理信托的比例显著下降,融资信托的比重增加,投资信托的比重保持稳定。


到2020年第一季度末,融资信托余额6.18万亿元,占28.97%,投资信托余额5.11万亿元,占23.94%,比2019年第四季度末增长0.24%,交易管理信托余额10.04万亿元,占47.09%,比2019年第四季度末下降2.21%。


事实上,自2017年4月以来,交易管理信托的规模一直在缩小。相比之下,单一基金信托的规模也在逐渐缩小,这表明信托业继续推动结构优化、转型和创新,其效果是明显的。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